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减少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为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重点包括: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分析和开发影响补偿方案论证等。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应重点分析工程建设和调度运用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文情势改变后对流域水资源、水域生态、河流生态需水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补救或补偿措施建议。
1、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在确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内,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简要分析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在水功能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入河污染物的现状及水资源质量情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水源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和现状供水能力,查清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等各行业用水现状、人均水资源量、平均耕地水资源量,农业有效灌溉程度、有效灌溉面积,现状可供水量占总需水量及规划水平年需水量的比例等进行供需平衡和现状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结合流域综合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区域用水水平,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2、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水电站建设项目属清洁能源,为非消耗性用水项目,属《水利产业政策》内建设重点,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应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建设项目应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外,尤其要符合水电项目开发的专项规划,同时应从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总体思路分析取水的合理性。建设项目应满足**下泄流量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满足**通航水深。
对于梯级开发的水电工程,应分析建设项目与规划的关系,论证建设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对于缺乏规划的水电建设项目,应开展专题研究,论证建设项目与区域规划的协调性。用水合理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定量计算工程**下泄流量、减水河段长度等指标,分析**下泄流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发电用水量。对施工期较长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进行施工期用水合理性分析,根据建设项目施工期取用水方案,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取水、用水、耗水和退水情况,论证用水的合理性。分析论证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主要用水环节(或系统)、工艺、设备和技术,主要用水环节的用水量和耗水量。施工期各年用水量变化较大的,应逐年给出取水量、用水量、耗水量和退水量。
3、取水水源论证
取水水源论证应在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电建设项目已有的技术报告和审查审批成果,分析或复核论证范围内现状与规划水平年来水量、用水量和可供水量,分析评价取水水源的水质、取水可靠性和取水口设置合理性等内容。
4、取退水影响分析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水资源管理要求,分析论证项目取水和退水的影响。取水和退水行为应与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目标一致,遵守流域和区域规划、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并应考虑论证范围内已批准的建设项目、已建项目和在建项目取水和退水的累积影响。从水资源基本条件、水功能区管理、水域纳污能力使用、水生态保护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取水和退水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补救或补偿措施建议。对减水河段,应结合建设项目配套的替代水源和补救措施,提出满足下游河道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需水的**下泄流量,并分析其合理性与实施可靠性。必要时应提出工程初期蓄水临时工程**下泄流量措施。分析水量和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过程,全面调查和分析对河流综合用水的影响,应提出满足生活、生产、生态要求的**下泄流量。分析对水域纳污能力的影响;论证水资源特性改变对重要湿地和敏感水生物生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地表取水影响,重点是分析取水对论证范围内水量时空分布与水文情势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取水量占论证范围内现状和规划用水量的比例,特别是枯水期和枯水流量的取水比值,定量分析取水前后水功能区控制断面相应时段径流量的变化和影响;当取水量占取水水源可供水量比例较大时,必须定量分析取水对河流生态基流量的影响;对引水、蓄水工程,由于水域流态改变,必须分析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在枯水期对河道产生的影响及对水功能和纳污能力的影响,提出满足下游生态保护的**流量和其他生态保护措施。
当取水可能对敏感生态水域和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资源条件构成明显影响时,要针对取水引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流速变化、水质下降、水温改变等水资源特性改变的情况,对可能进一步产生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保护性生物群落栖息地、繁殖场和迁徙通道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预测取水对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要结合工程调度运行方式,分析下泄水量、水温的沿程变化及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及低温水下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针对退水特性和退水水域环境特点,特别是周边水功能区集中城市生活饮水水源或第三者取用水的安全,分析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自净转化能力,论证可能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对于施工期较长的大型水电项目,应简述施工期废污水产生环节、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总量、达标排放情况和排放去向等。简述施工期废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技术和设计能力,废污水处理达标率、回用措施与回用率等。